自动化、现代化的实现,使得我国的生产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在环保设备制造业的规模已经初具形态,2010年当年的环保行业总产值约占同年我国GDP总量的3.4%,环境保护行业已经成为进步空间极大的,前景一片光明的新新产业。截止相较于最开始由于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方式不恰当,人们观念性不强,难以优化控制模式,环保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历经三十年光辉岁月的我国环保事业,已经尽可能打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环境信息不再冗杂,治理决策也更加科学,系统的专业的环保部门也日益兴旺。在此简要分析环保设备自动化管理的问题与环保事业发展的关系:
1、 环保设备自动化管理的含义
环保事业的定义可简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况:狭义主要指对环保设备运行的状态、环保设备的维护、环保设备管理的自动化管理;广义首先包括环保设备的功能自动化管理和功能自动化管理,比如大气环境质量的自动监测,烟气分析仪表的自动监控,地面水的自动监控,污染源的自动监控等各种系统性的监控组织设备。狭义的含义主要根据设备管理的含义变换而成,当设备的管理实现现代化自动控制后,它的外延就扩大了,为了便于区别有阐述了广义的含义。于广义而言,环保事业的自动化管理的系统构成各有不同,但一般都由中心站和若干子站构成。比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中心计算机控制室和监测子站,一般细化分为监测子站采集各类气体样品,二氧化硫、臭氧、PM10等气体的自动分析仪,气象指数传感分析器、动态校准对比系统、数据自动挡采集和传输系统以及条件确保系统等组成部分。
另外,环保设备自身的状态管理自动化也占环保行业的一大要点,自动化主要表现在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处理,系统时事监控诊断,信息数据的上传和共享等。比如已经比较成熟的环境空气质量的自动化监测分析系统,除了监测系统的子站、计算机中央控制室、质量保证实验室、系统支持实验室等组成部分,质量保证实验室是对系统所用监测的设备进行标定,校核。对检修后的仪器进行校核和主要技术指标的运行考核;制定相关监测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规范,控制保障监测的效果。系统支持实验室内各种监测设备和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行标准,对系统仪器要定期进行养护维护措施,对于故障设备仪器及时进行检修和更换。
|